为进一步提升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自我发展能力,更好地发挥服务党委政府、服务社会、服务科技工作者的作用,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022年9月29日,数字企业建设的实践创新——内蒙古史志鉴传媒学会2021—2022年度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研讨会在呼和浩特召开。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部长胡新慧、内蒙古史志鉴传媒学会副会长魏琢出席研讨会并致辞。会议邀请内蒙古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魏宏喜作《蒙古文古籍数字化工程项目进展情况——人工智能助力史志行业创新发展探讨》专题讲座。自治区党史地方志专家、高校学者、内蒙古史志鉴传媒学会会员企业代表等20余人参加会议。研讨会由内蒙古史志鉴传媒学会专职副会长、秘书长赵国春主持。
内蒙古史志鉴传媒学会副会长 魏琢
魏琢代表内蒙古史志鉴传媒学会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作为集专业性和服务性为一体,广泛联系史志鉴专家学者及数字化、信息化人才的载体,内蒙古史志鉴传媒学会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与时俱进为动力,努力做好汇聚业界专家学者,积极开展凝聚数字化、信息化人才这篇大文章。近年来举办的多次活动会议中,我们的惯例是选好主题,为大家画出问号,让大家围绕主题、集中才智、努力破题,希望各位与会专家能在本次会议主题上开动脑筋、积极思考、踊跃发言,为学会建设和数字化企业发展多提良策、多献智慧。
自治区科学技术协会学会部部长 胡新慧
胡新慧代表自治区科协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各位在史志领域奉献多年的专家、教授、前辈们表示崇高敬意。她指出,学会要继续发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自治区级学会的资源、平台和人才智力优势,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咨询建议,助力自治区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发展。继续开展史志行业信息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搭建产学研创新建设平台。积极组建智库服务团,举办智库活动,为党委、政府部门和企业选择技术方向提供决策参考,提升服务党委、政府和服务社会的能力。通过架设平台、开展培训等方式提升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通过完善学会内部治理结构、信息平台建设等提升自身发展能力。
专家代表、呼和浩特市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原主任、编审 王珺
王珺就史志行业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语境下的创新和发展作了简要交流。王珺指出,一是史志文化的数字化建设要坚持“一个中心”“一个驱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数字化是为了人民,数字化成果由人民共享。史志文化的数字化建设在互联网语境下离不开创新驱动、科技支撑。集成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工具,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增强史志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是史志文化行业积极投身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建设浪潮的题中应有之义。二是要夯实海量史志文献资料数字化基石,建设史志“数字超市”。史志文献资料的数字化工作是一项浩大的基础性工程,只有不断夯实史志文献资料数字化基石,为文化专题数据库建设充实资料,文化全民共享才能有充分条件。三是既要前瞻跟上思路,也要踏实走好脚下路。面临新时代、新阶段和新任务,服务和参与在志鉴编纂一线的工作人员更应该跟上互联网的步伐,用数字化思维书写史志行业新篇章。
内蒙古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 魏宏喜
魏宏喜从蒙古文古籍数字化工程项目立项及进展情况、蒙古文古籍识别、蒙古文古籍检索、人工智能+史志行业等四个方面在会上作了分享和交流,进一步探讨了文字识别技术、知识图谱技术、机器翻译技术、信息检索技术应用于史志行业的理念畅想和实践范式。
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 孙磊
呼和浩特市万星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数字产业部部长 乔加宁
会上,内蒙古史志鉴传媒学会的会员企业——内蒙古传星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孙磊、呼和浩特市万星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数字产业部部长乔加宁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分享数字企业建设中的创新实践经验。
自治区人民政府地方志研究室自治区业务处原处长、副编审 张晓虹
内蒙古史志鉴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质检中心总顾问、副编审 孟国荣
呼和浩特市党史地方志研究室副主任 谢勇
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教授 薛智平
内蒙古史志鉴传媒学会执行秘书长 喜荣
内蒙古史志鉴传媒学会副会长 赵剑平
内蒙古史志鉴传媒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 袁忠华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教授围绕“智库服务团如何打破传统的政府寻求服务而转变为主动提出符合政府、社会发展需求的智囊决策,为史志‘资政、存史’功能服务新时代散发新活力”“学会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策略”两个议题作了深入研讨和交流。
内蒙古史志鉴传媒学会专职副会长、秘书长 赵国春
赵国春作总结讲话,表示在研讨会上受到了很大的触动和启迪,受益匪浅。他指出,如何通过数字化催生和创造企业发展新动能,首先要弄清“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两个基本概念。第二,发展数字经济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企业是主体,政府营造发展环境的作用必不可少,需要有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治理模式。第三,企业数字化转型现存在三个问题:一是企业是商业机构,任何举措都要衡量投入和产出比,成果见效慢且价值难以量化,企业难以长期维续;二是不同类型企业开展企业数字化建设的切入点转型路径不同,在实践中程中,因缺少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往往会影响落地执行能力;三是市场整体环境在过去不够成熟,各产业间数字化协同配合性较差。因此,企业要从速度和效果两方面考虑,选择最适合本企业的数字化发展路径。第四,数字经济为史志行业发展带来机遇。修史立典,存史启智,以文化人,这是中华民族延续几千年的一个传统。未来史志与数字产业的高度融合,必然会给史志行业带来新的源动力。文化产业通过各种数字技术为其他行业提供服务,而产业数字化可以促进企业的数字化流程,确保企业快速、稳定发展。所以说,产业数字化是过程目标,文化产业是手段、是平台。
近年来,内蒙古史志鉴传媒学会始终立足全区史志行业的实际,积极探索实践提升创新和服务能力,为全区党史、地方志、年鉴编纂提供了经验借鉴,为地方志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开创了新思路,通过学术交流会等一系列活动搭建史志鉴编纂经验交流平台,为会员单位及自治区党政多个部门提供智库咨询等多项服务,推动了全区互联网+史志建设从概念性向实质性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