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睦格图(1887—1939),蒙古族,汉名汪睿昌,字印侯,内蒙古卓索图盟喀喇沁右旗(今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人。少年就读于本旗崇正学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3)赴北京俄文学堂学习。清光绪三十一年(1906)赴日本留学,入东京慈慧医科大学学医学。民国元年(1912)回国后,历任中央蒙藏院翻译官、庶务科长、典礼司员及北京蒙藏学校教师。主要从事蒙古民族语言、文字、历史研究和蒙古、满、藏文的古籍翻译与整理。在研究和翻译工作中,他深感出版蒙古文书籍之困难和印刷技术之落后,决心筹资创制蒙古文铅字。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民国十一年(1922)获得成功,制成了醒目精致的蒙古文铅字。
民国十三年(1924),特睦格图在北京创办了蒙文书社,自任总经理。在他的带动下,热心于民族文化的各地蒙古族志士积极筹办蒙古文印刷厂。民国十四年(1925),他又创制藏文铅字。民国十九年(1930)初,他任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蒙藏教育司编审兼科长。特睦格图遂将他在北京创办的蒙文书社迁到南京。民国二十一年(1932),蒙文书社关闭。蒙文书社的所有设备由书社技术工人玛希巴雅尔保存下来,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运到呼和浩特印刷《蒙古周刊》,后移至张家口,继续印刷蒙文书刊等。
民国二十八年(1939),这位蒙古文铅印的创始人、出版家病故于王爷庙(今内蒙古乌兰浩特市)。

特睦格图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