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11月25—26日,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冀祥德在广东省广州市出席暨南大学法学90周年纪念大会、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2017年年会暨“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建设”论坛系列活动。

25日上午,冀祥德在暨南大学礼堂出席暨南大学法学90周年纪念大会以及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2017年年会暨“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建设”论坛开幕式,并在主席台就座。25日中午,出席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午餐会,审议通过《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议事规则》。

冀祥德主持并讲话
26日上午,冀祥德主持“中国特色法学学科体系建设”论坛第三分论坛会议。会议主题为行业需求、职业资格与法学教育。冀祥德以《诊所法律教育统领法律实践教育:可行性及制度设计》为题进行主旨演讲。他指出,经过六十多年的探索发展,中国法学教育虽然有非常大的进步,但是法学教育产出与法律实践需求之间的矛盾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究其原因,不是没有顶层设计,而是顶层设计过多过乱;不是没有探索,而是探索杂乱无序。近年来,在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诊所法律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推动和努力下,诊所法律教育在培养法科毕业生实践能力的方法改革中日渐显示出勃勃生机与活力,正在逐步进入我国高等法学院校及科研机构的法学教育体系,并向着入主流、规范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已经形成中国特色的诊所法律教育模式,并将围绕形成中国理论、运用中国方法、解决中国问题的目标进一步发展完善。诊所法律教育既与我国法治建设的时代需求相一致,又与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的目标相契合;既有对其他法律实践教学法的兼容性和自身的逻辑展开性,又有作为中国特色法学教育模式国际交流上的开放性。因此,应在法学教育改革中全面推行中国特色诊所法律教育,把诊所法律教育纳入法学教育的核心体系,以诊所法律教育替代并统领所有法律实践教学法,把诊所法律教育作为法学教育的主流课程和必修课程,统领施教对象由法学本科生拓展至法科研究生,考核方法由软性考核制转化为强制考核制,承担诊所法律教育的师资队伍也应由“单一型”师资向“双师型”师资转变。
冀祥德还对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黄瑶、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许身健、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教授翟中东等发言逐一进行精彩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