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德尔朝鲁花岗岩地貌景观区位于二连浩特市东北198公里的达来苏木境内,面积约40平方公里。这里风光秀丽、绿草如茵,更有造型奇特的天然石林,犹如出自能工巧匠之手,雄伟壮观、神奇俏丽。
2.5亿年以前,在二连至贺根山一带还是汪洋大海,即中亚—蒙古大洋。大洋板块沿着二连—贺根山俯冲带向北部西伯利亚大陆板块之下俯冲,下插的大洋板块与高温的上地幔物质熔融混合形成大量的酸性岩浆。这些岩浆逐渐沿着地壳的薄弱部位上涌,在接近地壳表层时,温度逐渐下降,当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这些岩浆开始冷却结晶。一些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按自身所需要的化学元素结晶成为一个个漂亮的晶体。这些晶体又按一定的方式组合成现今我们所见到坚硬的岩石——花岗岩。花岗岩在结晶固结的过程中,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制约,自身又产生各种不同的节理(即裂隙),有水平的节理、垂直的节理和倾斜的节理。伴随地壳的上升,花岗岩终于由地下上升到地表,露出其庐山真面貌。此后,在长期外力作用下,如风吹雨打日晒等物理作用,形成奇特的造型:像哲人深思,如雄鹰栖息,似群龟蠕动、猎犬捕食……还有漂亮的石蘑菇、如不倒翁般的摇摆石,令人称绝。更有书页状岩墙如万卷丛书,像群山一样重重叠叠、连绵不断,难怪古代诗人曾发出“书山”的感叹,这是大自然的杰作,记载了2.5亿年来沧海变桑田的历史。
据初步研究,这里的花岗岩形成于距今2.5亿年的二叠纪。岩石的地质学名称为肉红色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其二氧化硅含量66%,具有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有长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形成花岗岩这种奇特的地貌景观主要是由于花岗岩本身发育的三组节理的缘故。水平节理造成一层层岩石叠置,既像一块块如饼状的石头堆砌而成,又像一本本书籍。在垂直节理发育的地段,花岗岩又被切割成一根根间隔数米的石柱,时大时小,时高时低,错落有致,既给人们险峰挺拔之感,又显示出其婀娜多姿之妙。此情此景,使人不得不叹服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