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原名伊克昭盟。“伊克昭”汉语意为“大庙”,伊克昭盟是由清顺治六年时6个旗在鄂尔多斯部的王爱召会盟而得名。)鄂尔多斯是蒙古语,汉语意为“宫帐群”,也译作“八白室”。成吉思汗去世之后,窝阔台汗为了纪念圣祖,在哈拉和林建立了纪念宫帐,祭祀成吉思汗的遗物,故为鄂尔多斯。鄂尔多斯市地处黄河与万里长城的环抱之中,“三面黄河一面城”。东、西、北三面临黄河,在黄河“几”字形湾内,南接长城,东、南、西与山西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接壤,北与呼和浩特、包头市隔河相望构成“金三角”。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长约340公里。地形中部隆起,四周递降,境内沟壑纵横,沙漠广覆,地势西高东低,相对高差大;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为327毫米,年平均气温5~7℃,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40万。2001年2月26日,国务院批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撤销伊克昭盟,设立地级鄂尔多斯市。3月30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出关于撤销伊克昭盟设立鄂尔多斯市的通知。辖东胜区、达拉特旗、准格尔旗、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杭锦旗、乌审旗、)伊金霍洛旗。
鄂尔多斯市地处黄河上中游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平均海拔在1000~1500米之间,自然地理环境独具特色,地形起伏不平,西高东低,地貌复杂多样。境内西部为波状高原区,属典型的荒漠草原,占总土地面积的29%,绿草如茵无际,是被誉为世界“纤维宝石”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产地;东部为丘陵沟壑水土流失区和地球“癌症”砒砂岩裸露区,占总土地面积的19%,矿藏丰富,水土流失严重,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及原材料基地;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占总土地面积的4%,土地肥沃,盛产农畜产品,是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中部为毛乌素沙地和库布其沙漠,占总土地面积的48%,植被稀疏,生态环境恶劣,是鄂尔多斯细毛羊的繁育基地。
鄂尔多斯市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丰富,四季分明,无霜期短,降水少且时空分布极为不均,蒸发量大。全年日照时数为2716~3194小时,全年平均气温5.3~8.7℃,全年降水量为170~350毫米,全年蒸发量2000~3000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全年8级以上大风日数40天以上,无霜期130~160天。
自然资源丰富。鄂尔多斯素有“地下煤海”之称,含煤面积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0%,煤炭已探明储量1244亿吨,约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六分之一,全自治区的二分之一,高发热量、低灰、低磷、特低硫,高度环保,易开采,被中外专家公认为“精煤”。丰富的煤炭资源为全市能源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境内神华集团神府东胜煤炭有限公司、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和伊煤集团公司等煤炭生产经营企业,年煤炭生产能力4000万吨。其中,伊泰集团有限公司是以煤炭、新型材料等生产经营为主的跨行业、跨地区的地方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是全国首家煤炭上市企业;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国华准格尔电厂、达拉特电厂等,发电装机总量超过200万千瓦,随着国家西电东输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和达电三期、国华二期、龙口电站的建设,“十五”时期间发电装机总量达到500万千瓦。
天然气和煤层气极为富集。中国最大的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天然气已探明储量5000亿立方米,预计可探明储量达7000亿立方米;煤层气探明储量10000亿立方米,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围绕天然气和煤层气的开发利用,正在进行总投资达8.7亿元、总长511公里的长呼天然气管输工程建设以及天然气和煤层气深加工的前期工作。苏里格气田的发现,为国家实施“西气东输”提供极具经济价值的后备气源,同时也为延伸产业链、提高天然气的加工深度、发展有机化工和精细化工,提供充足的原料。
鄂尔多斯市有丰富的无机化工原料资源。探明天然碱储量6000万吨,食盐1000万吨,芒硝70亿吨,其纯度、结晶度极高。依托优势资源,着力培育以化工产品生产开发为主的两大上市企业集团,伊化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亿利资源集团公司,其中伊化集团控制着全国95%的天然碱,是全国科技先导型企业,位居全国化工行业百强企业第10位。
鄂尔多斯市建材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极具开发利用价值。探明石膏储量约35亿吨,石灰石65亿吨,高岭土65亿吨。丰富的建材资源,吸引了国内外投资者,中国泰帮化工集团投资50亿元、年产210万吨超细纯白高岭土项目在鄂尔多斯市开工建设。
鄂尔多斯市农牧业资源十分丰富,全市牲畜总头数700余万头只,年产绵羊毛970万公斤,皮张233余万张,被誉为“软黄金”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年产量70万公斤,约占全区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六分之一。著名的“梁外甘草”和麻黄草等药材,年产甘草4000吨,麻黄草1万吨,还有其它多种极具食用、药用及保健价值的野生绿色植物。
境内河流纵横,湖泊星罗棋布,有大小河流和季节性河谷近百条,流域面积约占总土地面积的44%,年均径流量为13.1亿立方米。其中,黄河流经728公里,占黄河总长度的七分之一,流域面积占黄河上中游地区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年过境水量316亿立方米;有大小湖泊820个,总水域面积330余平方公里,储水量6.18亿立方米;地下水储量大、水质好、易开采,已探明储量相当于130个青海湖。
旅游资源主要以文物古迹、民族风情、大漠生态、黄河峡谷、草原温泉和珍稀动植物为主。鄂尔多斯蒙古族文化不仅具有一般游牧文化的特征,而且具有蒙古族宫廷文化和祭祀文化的特征,歌舞、服饰、饮食等都保留了蒙古族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鄂尔多斯素有“歌海舞乡”之称。可观赏鄂尔多斯歌舞、鄂尔多斯婚礼、元代宫廷宴—札马宴;参加草原那达慕大会、成吉思汗祭典活动;品尝蒙古族奶食品、手扒肉、羊背子、烤全羊等;还可走访牧户,体验做牧人的感觉。其中,成吉思汗陵和响沙湾两处景点是国家AAAAA级景区,自治区十佳旅游景点,成陵为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治沙综合示范基地恩格贝生态示范区、反映鄂尔多斯蒙古族文化的苏勒德文化旅游村、晋蒙准格尔黄河大峡谷、横穿库布其沙漠的穿沙公路百里响沙带、鄂尔多斯遗鸥自然保护区等一批新兴的旅游景点迅速发展,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旅游资源。
鄂尔多斯“三面黄河一面城”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鄂尔多斯既保留了完整的蒙古族传统文化,又成为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的融合之地。在这块有着远古“河套文明”的神奇土地上,汉武帝沿着纵贯南北的秦直道布政巡察,司马迁乘车采风寻梦,郦道元绘制江河经纬,王昭君怀抱琵琶,赫连勃勃建都立国,成吉思汗走完人生之旅……
上一页:乌兰察布市
下一页:牧草之王——紫花苜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