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无林吗?并非如此。来到呼伦贝尔草原上,在红花尔基以南,完工—赫尔洪得一带,以及海拉尔西山与北山的沙丘上,就可见到中国著名的樟子松林。它们有的成带状分布,象一条绿色的巨龙,蜿蜓匍匐;有的呈团状分布,象翡翠样的斑点,在沙盘上星罗棋布,给草原沙地增添许多生机。
樟子松属于欧洲赤松的一个变种。它是中国北方珍贵的针叶树种之一。四季常青,树体高大粗壮,高达20余米,胸径可达1米,主干通直,树皮黄褐色,形成鱼鳞状的深裂片。叶针状,硬直。“松塔”(球果)圆锥状卵形。
樟子松性耐寒,可在摄氏零下五十度的低温情况下生长;又耐干旱,能在年降雨量三百毫米以下的地区生存。此外,它还耐瘠薄,能在缺少腐殖质的沙丘上生长。它的根系发达,有时大风把根部的沙土吹走,树根裸露在外,却仍然正常生存。由于这些特性,决定了樟子松能够在草原的沙地上“安家落户,繁衍子孙”。
樟子松是草原沙地的优良造林树种。它的木材可供建筑、舟车和作木纤维原料用。树干又可割取树脂,供提松香和松香油。
上一页:内蒙古河流、湖泊简述
下一页:戈壁滩上古杨树——胡杨